教师名录
中文版
English
教师登录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科研简介
通知公告
学科建设
科研管理
科研机构
人才培养
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非全日研究生
社会服务
国际交流
学生事务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奖学金
助学金
学生动态
校友工作
知名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捐赠
人才引进
青年千人
特聘研究员
其它
学院资源
国家工程中心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湖北软件评测中心
ESI计算机学科期刊
常用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类别:未知
发布人:admin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8-03-30 21:0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80901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素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过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初步训练、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与通信、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支撑,本专业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与通信、算法理论的研究,并学习和探讨这些领域的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本专业显著特点是基础性强、适用范围广、知识更新快。
要求毕业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国际化视野。
知识结构包括外语、写作、文献利用等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能力结构包括自学、信息获取、表达等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实验与开发的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
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年
学分要求:毕业生毕业时必须修满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6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42学分),专业必修课43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29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全英文)课程、特色课程
1.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
其他主干课程:嵌入式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与设计、计算机外部设备、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实现、编译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计算机图形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2EE架构设计、Oracle数据库应用、动画与游戏制作、Windows原理与应用、Linux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
2.双语课程
数据库系统实现(Database System Implementation)、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除随课进行的大量程序与系统设计外,另外单独设置集中进行的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实验、操作系统设计、大型应用软件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程序设计训练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实验实践和上机两种类型,采用课间实验与集中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安排。其中课间实验与相应课程同步进行,集中实验一般在相应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以综合性、设计型为主,旨在锻炼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完成程序设计综合训练和嵌入式系统设计两项跨年度的综合训练。鼓励参加业余科研活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直接进入教师的课题组,提前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发工作;对准备就业的学生,鼓励到用人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毕业生毕业时必须修满150学分方可颁发本科毕业文凭,符合武汉大学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教学计划见附件
/uploads/soft/180330/1-1P330210H4.doc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2013版)教学计划表
上一篇:
软件工程专业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
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介绍(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