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类别:未知 发布人:admin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9-25 11:34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与通信、算法理论的研究,并学习和探讨这些领域的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过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与通信、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与设计、计算机外部设备、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实现、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计划与管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计算机及相关应用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二、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安全学科是综合计算机、电子、通信、数学、物理、生物、管理、法律和教育等学科发展演绎而形成的交叉学科。信息安全专业是以学习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为主,兼学通信技术,同时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要求学生在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两个方面都得到培养提高;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软件安全、操作系统及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隐藏技术、信息内容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密码学课程设计、软件安全实验、网络安全、电磁防护与物理安全等。 
    毕业生可在国防、公安、通信、电子、金融、政府机关、高新技术公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仿真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主要从事计算机仿真、系统建模方法、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模型效验理论与应用、虚拟现实、计算机仿真软件、通用仿真计算机、3D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并学习和探讨这些领域的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本专业显著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知识更新快、社会需求量大。 
    本科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对计算机仿真的相关技术具有应用能力和初步设计能力;对计算机仿真及相关学科的新发展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掌握系统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熟练应用各种建模工具和实时3D数据引擎;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及分析、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仿真导论、图论、计算机仿真数理基础、系统建模与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视景仿真技术与应用、实时仿真技术、计算机仿真软件、仿真建模平台、计算机体系结构等。 
    毕业生可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汽车工业、石油企业、生物工程、经济、电子商务和管理科学、航空、航天、军事部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仿真方面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物联网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从事信息感知,异构网络互联、融合与数据传输,计算机智能控制,物联网软件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学习和探讨这些领域的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本专业显著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关联领域广、知识更新快、社会需求量大。本科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对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具有应用能力和初步设计能力;对物联网及相关学科的新发展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熟练应用各种感知与识别设备、物联网建网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及分析、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过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物联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物联网导论、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数据库原理、无线传感器原理与设计、RFID原理与设计、物联网软件设计、物载信息获取与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体系结构、异构网络互联与融合、物联网中间件设计等。 
    毕业生可在交通、安防、物流、医疗、电网、新能源、信息安全、石油矿产等领域就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